周炽成

2013-05-03 21:10: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周炽成,男,1961年生于广东郁南。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再毕业于该系,获硕士学位。然后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工...

                  \                  
      周炽成,男,1961年生于广东郁南。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再毕业于该系,获硕士学位。然后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至1998年留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职博士生,获博士学位。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指导组负责人、硕士生指导组负责人,曾任政治系主任(2009年至2004年)、副主任(2005年至2009年)。个人独立完成并出版专著8部、译著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100多篇,所有作品字数近300万。主讲过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中西哲学比较、先秦子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荀学新探:以性朴论为中心”、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荀学史新探”和“中国哲学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以二十世纪之英语世界为例”等。

主要著作
1.《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辩》,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孔子回家——海归读<论语>》,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 
3.《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索》(译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译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法:公正与务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海归:中西文化冲击波》,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少年留学,三思而行——一个大留学生对小留学生的忠告》,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论文
1.《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江淮论坛》2014年第1期。
2.《一部没有凸显“孟”的孟学史》,《光明日报》2013年12月16日。
3.《董仲舒对荀子性朴论的继承与拓展》,《哲学研究》2013年第9期。
4.《论朱熹与儒家的两轮哲学——兼与西方二元论作比较》,《学术研究》2013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2期论点摘登)。
5.《“心学”源流考》,《哲学研究》2012年第8期。
6.《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中西之分或合》,《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
7.《混乱与谬误——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4期。
8.《中国人文社科研究自主性的慧觉与承继:以费孝通和赵汀阳为例》,《江海学刊》2011年第6期。
《最早的“香蕉人”:留学先驱容闳新论》,《学术研究》2011年第10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2年第1期)。
9.《从反“封建”到兴国学》,《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
10.《以西释中与以中评西:从牟宗三看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1.《论孔子成为圣人之过程及其他》,《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论点摘登)。
12.《白沙学非心学》,《现代哲学》2010年第3期。
13.《韩非子之学的复兴与新法家的产生:二十世纪初、中期的历史回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4.《从不两立到双赢——论韩非子的政治哲学》,《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15.《荀子非性恶论者辩》,《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6.《老子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7.《以中评西:中国哲学的另类叙事方式》,《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论点摘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论点摘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6期摘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8.《<论语>成为经的时间考辩》,《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
19.《从高攀龙如何面对王学看他在晚明儒学史上的地位》,《孔子研究》2008年第1期。
20.《法家的道理之论:从管子到韩非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1.《从杜维明和陈荣捷看儒学研究的世界化》,《现代哲学》2007年第4期
22.《荀子: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光明日报》2007年3月20日(《新华文摘》2007年第12期论点摘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论点摘登)。
23.《闹剧背后: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评法批儒”运动》,《现代哲学》2006年第2期(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
24.《法家政治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7期)。
25.《从高攀龙的身论看儒家的重身传统》,《孔子研究》2006年第2期。
26.《从爱莲心的庄学研究看以西评中》,《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7.《从冯友兰与陈荣捷看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5年第4期)。
28.《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兼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第5期)。
29.《论韩非子不两立的思维方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0.《逆性与顺性——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紧张》,《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31.《国外庄学研究管窥》,《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32.《比较怀疑论研究:庄子和皮浪主义者塞克思都思》,《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6期)。
33.《蒙罗对中国人性论和认识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1期。
34.《一个大留学生对小留学生的忠告》,《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35.《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陈荣捷的学思与功业》,《学术研究》1999年第8期。
36.《简论陈荣捷对儒学的世界性贡献》,《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37.《徐复观: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一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0期。
38.《乐者庄周——庄子人生哲学新探》,《文化中国》(加拿大)1997年6月号。
39.《分疏·沟通·融合——评成中英的比较哲学研究》,《文化中国》(加拿大)1996年3月号。
40.《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从宋明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学术研究》1994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1994年第7期)。
41.《事实与价值的混同:张载哲学新论》,《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5期)。
42.《贺麟:抗战时期的伦理学家》,《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43.《从哲学的民族性与超民族性看我国哲学研究的前景》,《哲学动态》1993年第9期。
44.《重评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8期)。
45.《“内圣外王”与“中体西用”:中西文化结合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东岳论丛》1992年第5期。
46.《是启蒙思想家,还是正统理学家——王夫之哲学评价之我见》,《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12期)。
47.《“返本开新”与“中体西用”——港台新儒家对洋务派的承接与超越》,《学术研究》1991年第5期(《文摘报》(北京)1991年12月22日摘登)。
48.《现代新儒家对五四道德革命的批评与回应》,《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59.《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哲学动态》1987年第7期。
50.“Xun Zi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Simple and Uncarved, Not Evil”,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35, No.1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