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演变——从德国到法国”讲座

2020-11-13 09:53:1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2020年11月4日下午15:00,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尚杰研究员应邀莅临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了一场题为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演变——从德国到法国的学术讲座。讲座在文科楼222会议室举行,由院长胡泽洪教授主持,我院黄作教授、余慧元副教授、刘钰森副教授、刘劲宇老师以及众多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尚老师便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即德国哲学如何影响了法国哲学。伴随着这个疑惑,尚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了主题之中。首先,尚老师谈到了他对德国哲学与法国哲学的定义。他将德国哲学称为宏观上的哲学,其总是试图一揽子式地解决精神领域的所有问题。而将法国哲学称为微观上的哲学, 其总是试图从生活世界的细节上入手,强调当下正在发生什么。

微信图片_20201113094326.jpg

紧接着,尚老师谈到了涉及其中的三个主要论题。第一是存在或者在场;第二是重复与差异;第三是时间。在第一个论题中,尚老师从“存在”(being)的含义入手,阐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其一是西方哲学传统将“是”与“存在”放在一起理解为“在场”的路径;其二是法国哲学强调“不在场”或者“缺失”,反对“在场”的思维方式的路径。在第二个论题中,尚老师通过讲述黑格尔的差异,海德格尔的差异以及德里达的差异,向我们道出了——某种无法被同一性管住的绝对差异,并将同一性还原为重复。在第三个论题中,他详尽地讲解了海德格尔的时间与“异域里的时间”的区别。他从这三个论题出发,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德国哲学到法国哲学的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法国哲学是如何诠释生活世界的。

微信图片_20201113094318.jpg

最后,黄老师对讲座中涉及的重要内容做出总结与评论,并亲切地将此次讲座称为一次充满“哲学味”和“法国味”的学术讲座。尚老师也以一种贴近生存感受的方式依次回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本次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尚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199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法国当代哲学论纲》,《哲学治疗的可能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