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学生课外科研系列讲座回顾
冬日已至,微风渐凉。在这万物皆藏的季节里,2021-2022年度学生科研系列讲座已圆满结束。今年,我们邀请了博学宏才的刘旺老师、阮思余老师、张丽芬老师和詹莹莹老师讲授不同方面的科研知识;还邀请了取得丰硕科研竞赛成果的赵佩敏师姐以及梁美欣师姐为我们进行科研经验分享。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今年双创周科研系列讲座的精彩内容吧!
回顾一 科研系列讲座
一、科研选题
刘旺老师的比喻准确生动
刘旺老师首先分析了大学的科研趋势,指出科学研究是一个循环递进的过程,并以“在黑暗的房间里如何找到灯的开关”为喻,指出把握研究的主题是开启科研的基础性条件。科学从问题开始,研究从提问开始。刘老师在最后为同学们提供了现象驱动、方法驱动、情感驱动、文献驱动这四个发现好问题的方法,为同学们的科研选题指明方向。
二、本科生如何开展课外科研项目?
阮思余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阮思余老师以当前学生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指出学生应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展开交流。紧接着,阮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艾欣、陈冬仪和黄楠师姐进行线上分享交流。首先,艾欣师姐以“乡村振兴”为例,从选题依据、打磨过程、注意事项、思维与态度、期待与提升等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期待同学们保持科研初心,把握时间,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接下来,陈冬仪师姐依托自身经历,重点回顾了科研项目的进展过程,总结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想,最后以“走的每一步都算数”的科研精神与同学们共勉。最后,黄楠师姐以“双减政策”为例,为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科研小建议:交流资料少不了,多说多问收获多。在讲座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有同学提问如何在文献中找到有意义有价值的选题。阮老师认为应在阅读文献时收缩研究范围,确定具体问题,在与指导老师和团队的交流中打磨选题,精益求精。
三、社会调研方法
张丽芬老师讲解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
张丽芬老师以“社会调研方法”为题,从问题引领到确定研究目的再到选择研究方法,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张老师重点为同学们厘清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研究问题和研究主题这三对概念,并对混合研究方法作了进一步说明,提出使用混合研究方法时应注意契合混合方法研究的逻辑。此外,她在文献综述、分析定量资料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帮助同学们正确运用社会研究方法,规范科学地进行学术研究。
四、学术规范与科学伦理
詹莹莹老师有趣的课前调查
詹莹莹老师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学术共同体中”为主题,在讲座的开始以关于学术规范的问题调查方式导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感。紧接着詹老师为同学们辨析了“伦理”与“道德”、“职业”与“志业”这两组词语,强调要做有神圣感和使命感的事情,让规范作为一种自觉,规避学术失范的行为。对于如何避免抄袭,詹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即要做到正确引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所引用必须标明出处,希望同学们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进行批判性阅读,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
回顾二 科研经验交流分享会
本次学生科研竞赛经验线上分享会,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赵佩敏、梁美欣师姐向各位同学分享自身参赛经历,同学们从中有所启发、收获颇多。
赵佩敏师姐分享
曾获省挑一等奖,担任省级大创负责人的赵佩敏师姐以参加挑战杯比赛的经历和收获为切入点,从选题和调研过程的角度出发,在研究方向、选题的专业相关性和可行性、与导师的沟通、文献阅读、数据分析、实践访谈等细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助力同学们调研之路。
梁美欣师姐分享
担任国家级大创负责人、获得校级挑战杯特等奖的梁美欣师姐,从实施原则、项目类别和申报要求三方面介绍了大创项目概况。围绕自身参与大创研究的经历,她从组队、选题、指导老师、深化成果进行分享, 鼓励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要“从一而终,健康科研”。
回顾三 同学风采
泛舟学海,为求真是。在线下科研系列讲座的现场,同学们认真聆听嘉宾分享的内容,积极做好笔记,主动向老师们提问。
同学们认真听讲
同学们积极向老师提问
喜好知识的人身边少不了尽职尽责的老师、耐心指导的前辈。再次感谢老师们和师姐们的倾囊相授,也为求知路上的同学们喝彩!
科研选题讲座合影
“本科生如何开展课外科研项目?”讲座合影
社会调研方法讲座合影
学术规范与科学伦理讲座合影
结语
2021年度科研系列讲座虽已落下帷幕,但同学们的科研之旅仍将继续。科研如绳锯木断,科研似水滴石穿。倏忽的灵感固然重要,长期的努力更不可忽略。在这里祝愿哲社的各位同学,在学术之路笃行不怠,于知识之海扬帆远航!(双创周 活动新闻稿之一)
撰稿人:张媛媛、何 源
复审:江 峰
终审:肖际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