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尚杰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名为“技术与艺术”的学术讲座。讲座采取线上形式,在学院222会议室设立线下会场,由学院黄作教授主持,线下和线上共五十余名师生参与本场活动。
首先,尚老师回顾了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指出文字、摄影术、智能设备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技术发明,弥补了人类记忆的不足,扩展了人类交往的范围;但这些技术天然趋向于机械复制的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变得疏远。随后,尚老师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了技术如何改变艺术,并指出了现代艺术的两种矛盾倾向:一是高度依赖新科技手段;二是抵抗现代技术所导致的距离感和失真感,从而消解技术带来的异化。这两种倾向共同导致了现代艺术光怪陆离的奇特景象。
尚老师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要善于利用机械复制所创造的崭新条件。但是,人类依旧具有独一无二、不可置换的创造力,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模仿的,而艺术就是创造性本身。因此,艺术更应该专注于创造性,而不是可复制、可置换的那些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和艺术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即都向往真实性、独一无二性,稀有性。
最后,尚老师与我院师生交流了在哲学学习中的心得体会。认为哲学系的学生应该通过哲学史的学习来提高悟性和创造能力,但是更重要的在于要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会独立思考、抽象思维;并认为当今的时代正在呼唤哲学的繁荣,也呼唤哲学研究者和同学们的努力。
黄作教授为本次报告作小结发言。在互动环节中,尚老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复制和稀有、可置换与不可置换的问题是当代艺术哲学非常重要的话题;稀有性与不可替换性体现出一个艺术品的价值,实际上也体现出哲学的价值。另外,尚老师对于哲学本身的思考对我院哲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解惑作用。本次讲座在线下会场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尚杰,沈阳人。1994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法国哲学、后现代哲学。代表著作《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图像暨影像哲学研究》等。
编辑:曾子忠
发布:林敏珊
初审:孙楹
终审: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