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娟

2023-06-15 21:20: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5b197b4fa91065ecf9309af583a15d0.jpg

 

一 个人简介

刘凤娟,1983年生,河南新乡人,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哲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近年来主要研究该领域的时间哲学、历史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等。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代哲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以及多项其他项目。

 

二 代表论文

1. 《康德的真无限概念》,《哲学研究》CSSCI,2020年第8期;

2. 《康德论恶的起源》,《哲学研究》CSSCI,2023年第9期。

3. 《从普遍历史到存在论历史——康德与海德格尔历史观之比较》,《哲学动态》CSSCI,2023年第5期。

4.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中介思想》,《世界哲学》CSSCI, 2024年第5期。

5. 《康德的目的王国:形而上学的,而非政治的》(译文),《世界哲学》CSSCI,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6.2全文转载;

6. 《语境中的“Sein ist offenbar kein reales Prädikat”》,《现代哲学》CSSCI,2020年第6期;

7. 《上帝与撒旦之间——康德对人的道德地位之研判》,《现代哲学》CSSCI,2024年第1期。

8. 《康德时间观的三个维度》,《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6年第9期;

9. 《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教育学报》,CSSCI,2022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2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0. 《康德的理性信仰史观研究》,《哲学与文化》A&HCI,2020年第8期;

11. 《从任性角度解读康德的自律思想》,《哲学与文化》A&HCI,2017年第8期;

12. 《时间、历史与永恒——论康德的《道风》A&HCI,2022年第56期;

13. 《康德哲学中灵魂不朽与普遍历史的关系》,《汉语基督教学术评论》A&HCI,2024年6月。

14. 《作为纯粹榜样的第三者——定言命令式何以可能的非逻辑化路径》,《道德与文明》CSSCI,2021年第三期;

15. 《再论康德人性概念》,《道德与文明》CSSCI,2015年第5期;

16.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对Katrin Flikschuh的莱布尼茨式解读的批判》,《道德与文明》CSSCI,2013年第4期。


三 著作

1. 《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2. 《康德历史哲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

3.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的康德》(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

4. 《康德


四 主持项目

1.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康德与狄尔泰历史哲学比较研究”(23BZX064),在研。

2.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历史哲学新论”(19FZXB041),已结题。

3.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14FZX039),已结题。

4. 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康德自我观的本体论维度之重构”(2014SJD432),已结题。

5. 2013年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重点课题“康德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目的王国研究”(13SQB-091),已结题。

6.  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规划项目高等教育专项“西方哲学史教学研究”(2021GXJK390),已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