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勷勤论坛”“勷约名家,薪火相传”系列板块陈乔见教授专场“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2023-11-16 10:40: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11月9日下午,第十六届“勷勤论坛”“勷约名家,薪火相传”系列板块陈乔见教授专场“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于研究生院510多媒体教室顺利举办。此次活动是华南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活动的一部分,是第十六届“勷勤论坛”主论坛的专场讲座之一。

 本场讲座由陈乔见教授主讲,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闫坤如教授、雷静教授、詹莹莹副教授、马兵研究员和杨尚辉研究员出席现场。

 讲座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吴家艺同学郑重地介绍了本次主讲人陈乔见教授。陈乔见教授是哲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现担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副会长。

 陈教授首先谈到对“义”进行研究的缘起。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对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学)的一项重要批评是说它“有私无公”,重血亲而轻正义。然而,中国传统的“义”概念对此构成了一个明显的反例,且“义”是诸子百家、思想精英和民间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念。因而,对“义”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接下来,陈教授讲解了“义”字通论及其相关概念的主要涵义,指出“义”为“仪”之本字,“宜”为“义”之本字,他又从五经“义”字用例表、“义”字复合概念通释、中古时代“义”的用法与观念以及义与西方正义对勘几个方面揭示了义的基本意涵。

图片.png

1 主讲人陈乔见教授作主题介绍

图片.png

2 主讲人陈乔见教授作报告

 最后,陈教授梳理了“义”的几条重要思想或观念谱系,以一种严谨清晰的方式阐释了中国古人的“义”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价值意涵。首先是“义”中的等差观念:从西周礼义体系及《礼记》突出宗法观念,荀子政治哲学中主张礼义差等社会到宋明理学伦理学主张的“差等之爱”,彰显了等差观念的三种形态;其次是“义”作为道德原则:从孔子“无适无莫,义之与比”,墨子之“义”道到孟子之道义,则体现了一种超越等差观念,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道德原则的“义”;此外,义还强调至行过人、合众为之、与众共之。

图片.png

3 与会人员认真听讲

 在陈乔见教授的精彩报告之后,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陈教授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现场互动热烈,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图片.png

4 同学提问、老师答疑环节

图片.png

5 会后老师合影

撰稿人:廖盈盈

摄影人:杨欣怡

审稿人:詹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