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教授莅临我院作题为“哲学:追寻意义的学问”的学术讲座

2024-04-10 12:15:0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点击: 收藏本文

  2024年3月22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座“哲学:追寻意义的学问”在文科楼二楼会议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教授、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陈少明先生主讲,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胡泽洪院长主持,学院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a.jpg

1 主持人胡泽洪院长

  陈少明教授首先提出“哲学有多重理解”的观点。以往众多的理解表明,“哲学”具有维特根斯坦所言的“家族类似”特征,本身没有严格唯一或统一的意义,这引起了对“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

  其次,陈少明教授指出,哲学是“追寻意义的学问”,这意味着它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中国古人通过“观物取象”获得意义,通过“象思维”掌握事物结构以理解事物。以甲骨文为例,具象事物通过不断抽象形成了象征性的符号,而这种抽象并不能脱离具象事物原本的意义;如果抽象的东西不被理解,那么它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b.jpg

2 主讲人陈少明教授

  通常将哲学理解为世界观的哲学,陈少明教授在这里明确了世界“观”的内在意涵。“观”作为视觉行为,既是人掌握世界的主要通道,又表明它是“可移动的看”。这种“看”的方式超越了时空,人又在时空当中进行有智识的看,由此诞生观念。

  “世”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以生命来度量社会的尺度单位,有限个体的生命传递形成了连续的无限人类社会。“界”是一个空间概念,原指“划地”。人在空间中活动,并在其中得到所养,更丰富的意味在于,人类对空间的支配组成了人类社会。对空间利用的社会化反过来催生了社会概念的空间化,“界”由诸如“国界”这样的空间概念扩展到非空间性的概念(如家庭之界、观点立场之界)。

  “世界”组成的时空意味着可以形成被理性依据的有序,人们基于对世界的时空理解由自然过渡到社会,也由当下感知到未来。

c.jpg

3 讲座现场

  哲学不一定讨论形而上学:哲学不仅是哲学家的,更是大家的。陈少明教授认为,描述使得经验变为观念。所谓描述,是用具体名词、动词等构造情节:而利用大概念进行表述的语句通常让人无法想象,因此是非描述的。一个词的意义正在于它的使用,描述意味着被设计过的语言结构、结论,通过描述让人感知到思想的意义,抽象概念间的转换则会让人感到无味。

  虽然哲学有描述性的与非描述性的,但哲学在追求正确的同时,还需要生动深刻地打动读者,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思想的艺术。知识的探索精神表明哲学没有固定的对象,但是有其思考的方向和模式。而知识是过去的知识,历史上所谓的预测不过是由过去探索未来,哲学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实证主义的可验证,我们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理解,哲学的未来向度表明:哲学是追寻意义的学问。

d.jpg

4 同学请陈少明教授为藏书题签留念

  讲座最后,陈少明教授就多名同学提出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胡泽洪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采写:韩金源

初审:陈思婷

复审:雷静 孙楹

终审: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