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座“从人性论到心性论的演进——早期思想史的一个理论脉络”在文科楼211讲学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材委专委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郑开先生主讲,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雷静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郑开教授)
讲座伊始,郑开教授表示,很高兴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进行交流学习。随即提出三个问题:1、应当如何从哲学史的角度讲中国哲学的问题? 2、人性概念为什么重要? 3、为何称宋明理学为心性论?郑开教授指出,中国进入哲学时代之后才形成了较稳固的理论,之前却含糊不清,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
所谓哲学时代,以老子、孔子为标识,指春秋末年战国初期的时间节点作为哲学时代的突破点,之前称之为哲学的酝酿时期。诸子百家在哲学时代之前已步入经典化时代,但六经并不反映个人的思想观点,司马迁最早将“著书”用于《老子》,意味着可成一家之言;《论语》作为带有孔子个人风格的传记,说明在孔子之后出现了私人讲学。哲学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是私人讲学与著书。郑开教授强调,哲学思考的本质是个人思想发反映,不能人云亦云,哲学时代是思想理论形态较高级的阶段,经典在哲学时代得到传习与研读,进而使得哲学史成为了可能。
(哲学系老师)
前诸子时代思想史
1、以生释性。一般认为“性”字去掉“忄”就是“性”之原貌,这个说法有文字训诂的道理,但思想史的分析是另一角度。
2、“姓-性”相关。傅斯年先生曾提出,早期的人性论以族类为单位,反映了人性论不是普遍的。
《国语·晋语四》记述:“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就表示姓不同而族类不同,族类不同其“德”(人性)不同。《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民”指有名有姓的国人,“中”本发“德(得)”音,“命”是早期讲“性”的另一说法,“中”字且与属性、价值相关。因此,从“姓”的角度说“性”更为扎实。
3、以命说性。《尚书》有云:“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哲命”指个人主观理性、准则;“吉凶”指无常生活中的际遇,“历年”指生命的长度。这说明西周时期用了更加复杂的内涵规定人性。
郑开教授总结:姓、命都是通过“德”(属性)来说“性”,姓指不同族群有不同的属性,命偏向于表述较为抽象的深浅、厚薄、多少的属性。
哲学突破
《老子》全文无“性”字,却用“德、命、生、朴、素、婴儿”指代,前三者为抽象概念,后三者是具象概念,老子即用具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以“朴”为例,指木未加雕饰的原初状态;“朴散之谓器”,意思是自然的东西被打破了。郑开教授指出,老子以自然说性,可能是告子“生之谓性”说在当时流行的一个思想背景;原初本性作为抗拒社会化的东西,肯定了人类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逐步被异化,我们应当警惕这种倾向。同时,老子没有运用“性”字直说人性,说明“性”在初创时期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孔子以中庸的态度说“性”,如“性相近习相远”,从集义与出土的文献印证,出现了“民性固然”的说法,说明在孔子时代已较为清楚地使用“性”。但“性”并不仅在经验范畴使用,如“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德”字非指道德,而是说“本性是有价值的”。孔子和老子各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孔子的“习性说”影响了荀子学派,“天德说”赋予事物本性以价值,影响了孟子学派。
(郑开教授与哲学系老师讨论)
范式确立
《论衡》记述:“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七十子说法由于史料困境,这一部分研究尚不充分;但可以推断,此时期“人性-善恶”产生了联系。善恶作为语词,没有特殊的含义,庄子即表现出对善恶的不屑一顾;善恶作为价值判断,不是主观的定义,而是时代的标准。时代的价值标准建立在社会建构的有序条理之下。
虽然七十子的具体论述我们暂时无从得知,却可以通过思孟学派探索。子思《五行》“仁义礼智圣”是五常的早期形态,前四者关乎人道,后者关乎天道,它们是人伦关系准则背后的价值观念。子思的零散史料反映出的核心思想:普通人耳目导心,圣人心导耳目。孟子继承了子思以“心”言性,思孟学派对心的看法有两种,1、耳目须心介入完成正常感觉,如《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2、理义之心,如孟子四端之心。孟子设定了“放心”、“本心”,但前者不足以说明五常担任价值支撑,总的来说,思孟学派创造性地“以心言性”。
庄子建构起“表层-深层”二结构的心,表层心指“心与心识知”的“机心”、“成心”;深层心指“常心”、“无心”、“心斋”等,是比理性更高级的境界、智慧。郑开教授指出,道家其他书中也说“心中有心”,但二心其实是一心,深层心被表层心所掩盖,所以要将表层心归于虚静;庄子对心的结构化阐述,是战国最清晰最完整的,早期“心-性”关系如同宋儒所言“气-性”关系,二者不能相离相背。当下法理学、政治哲学等学说,以人性论为基础,而战国时期由孟子、庄子确立的心性论理论形态是中国哲学独有的。心性论范式一旦确立,其作为“中国的”样式影响不绝,以佛教禅宗为例,禅宗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也正是依于中国哲学的心性论范式而确立了佛教中国化。
(郑开教授回答同学提问)
精神哲学旨趣
汉唐儒学沿着荀子人性论讲,北宋回归孟子心性学才回应了佛老,通过心性论来讲性善论;而佛教的中国化标志正在于何时形成了心性论,心性论是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关键。心性论的二层结构包括表层心、深层心,也包含“生之谓性”、“性善”两个方面。“食色性也”即是“生之谓性”,孟子未尝否定生之谓性,只是“性善”作为内在于人性的价值更重要、更优先。道家从自然角度论人性,可能产生人心被耳目之欲牵引的反面效果。老子以“无欲”制衡“欲”,欲是人在对象化活动当中自然的表现,但是人不能成为“欲”的奴隶;“无欲”不是“欲”的反面,而是指摆脱欲的控制。心性论从心性两层交互的角度打破内外、通达一体,它是浑全一体的交互。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例,它并不是单纯的宇宙论模式,其中心性论的联系可以用徐梵澄先生的“精神哲学”进行阐明。它不是知觉意识状态,而是在生命中体现的身心的复杂交涉,通过精神知觉性与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心性论的境界即是在实践当中进入精神特殊状态,心性论是精神知觉、境界、实践三者相互配合联系的理论范式,将宇宙论、本体论吸纳入心性论之中了。
(郑开教授与哲学系师生)
整场讲座郑开教授倾囊相授、意犹未尽,雷静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和总结。在讲座的讨论环节,郑开教授解答了师生“先秦范围内后时期对前时期不断突破中是否有传承”、“道家的无情无欲是否能够和性善会通”等问题。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现场师生依依不舍、合影留念。
采写|韩金源
图片|陈春蔓
排版|罗建超
初审|罗建超
复审|雷静 孙楹
终审|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