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下午,我院邀请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问永宁教授作为主讲,举办了一场题为“法家、道家还是道教——《老子》到底在说什么?”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刘体胜老师主持,学院多名老师与部分在读博硕士及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1 主持人刘体胜老师
一、讲座内容
讲座伊始,问教授对老子其人其书以及学界中不断争论的相关重要问题如《老子》的作者、成书年代等,作了简要的学术史梳理和探讨。
2 主讲人问永宁教授
接着,问教授以多种《老子》经典注解本为例,对老学史上《老子》的三种主流诠释理路及类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一是由关注现实政治而形成的思想谱系,这以《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为代表;二是以《老子想尔注》为代表的宗教诠释谱系;三是以关注哲学基本问题为核心而形成的哲学性诠释谱系,这以王弼的《老子注》为代表。问教授认为,从方法上看,这三种解释进路都是“借经说话”,其目的并不在于准确解读所谓《老子》本义;而正是在这种“曲解”甚至“改字释经”的诠释过程中,《老子》学逐渐发展壮大。问教授创造性地把《老子》文本比作一棵树干,而把这三种诠释路径比作《老子》学的三个主枝;而其后,在这三个主枝上又长出了许多枝桠,这些枝干相互交错,就形成了“老子学”这棵参天大树。
问教授还以地理学中的黄河现象为例,形象地将《老子》文本的经典诠释比喻为河流的水系——流淌在人类思想长河中的经典不断被选择,并不断地被重新解释;我们的思想既立足于现实,又不断地在自身运动变化中延续。所以,人类对经典的解释总是处在清晰性与模糊性等种种张力之中,而经典也正是在这张力拉扯之中被不断活化。
3 讲座现场
二、交流讨论
刘体胜老师首先对问老师的精彩演讲表达了感谢,接着对讲座内容作了简要的总结。刘老师认为,问老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宏阔的思想视野,讲座的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体而微,借用《老子》中的名句来说就是既让我们“观其妙”,而又“观其缴”,这对我们阅读理解《老子》以及相关哲学经典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对经典的学习和诠释往往就在清楚与模糊、确定与不定、精准与偏差、有界与无界之中不断深化,正是在经典文本与其对话者的相互不断开放和对话中错误的理解源泉不断地被消除,而新的理解源泉又不断地产生,进而使得某种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及世界展现出来。
4 刘体胜老师总结发言
许雪涛老师认为,问老师基于宏大的老学视野将关于《老子》的三个经典诠释范式进行了划分和阐释,非常简明扼要。由于《老子》文本经过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受诠释者本身所处的时代和目的等因素的影响,就产生了法家、道家和道教这三种不同的诠释进路。其次,许老师补充认为,关于《老子》的诠释历史上为什么存在各种范式和进路,这也许与《老子》文本的语言特点有关——其中我们几乎很少见到具体的历史人物及史实内容,这就给诠释者留下了巨大的诠释空间。此外,许老师说此次讲座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关于诠释边界的讨论。在他看来,在《老子》的诸多诠释之中,可能没有最好的诠释,但一定有不合理的诠释。
5 许雪涛老师发言
雷静老师向老师同学们补充介绍了问老师以往的学术经历,对问老师的广博的学识表达了敬佩,热烈欢迎问老师莅临我院并进行深入的专业交流。
6 雷静老师发言
马兵老师表示,问老师的讲座首先使他关注到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老子》注本;受问老师这一观点的激发,使得他还联想到了很多海外学者,如并未受到老学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马斯洛就因深受老子思想的启发而提出了很多具有道家色彩的术语。此外,他对问老师所提到的《老子想尔注》相关注解文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有些注解或可商榷。
7 马兵老师发言
杨尚辉老师对问老师关于《老子》诠释进路的系统梳理和阐发表达了深深敬佩。在他看来,我们在做诠释工作时需要对很多预设和前提进行怀疑和反思,然后通过各种论证来证明预设是否可靠;在诠释的领域里面,我们固然可以站在学院派的立场上对文本进行多样的解读,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解读的边界在哪里,特别要明确不合法的解读界限在哪里。由此,杨老师向问教授请教:我们在进行文本诠释的时候,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说此诠释是不合法的?
8 杨尚辉老师发言
问老师以品茶的例子为例形象而生动地回应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如同品茶,诠释者的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并非先天具备,而是需要后天加以锻炼和培养的;文本诠释的好不好,是否合理合法,都需要经过许多系统的学术训练,如对中国哲学专业而言,诠释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小学训诂能力以及对相关思想谱系的系统性认识等等。
9 李宜静老师发言
李宜静老师表示,问教授的讲授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尤其是讲到了诠释的清晰性和模糊性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我们都在追求清晰性,但是经典文本往往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我们对文本所追求的前后一致性的认知,有时候可能并不是文本本身所具备的。李老师向问老师请教:如同一个写作者常常会预设听众对象一样,《老子》文本是否可能有一个它所设想的听众?如果有,我们是否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听众,从而来理解它所要传达的东西?
问老师对此作了回应,认为我们可能无法知晓《老子》文本所设想的听众是谁,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作者的退场——文本作者无疑总是在场的;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其实不只是和文本对话,也是在和作者对话;我们心目中的所谓作者可能是不同的,也是模糊的;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人总是追求清晰的东西,但现实中人的表现常常是多样化的,人总是处在清晰与不清晰的状态中,而要想完全得到所谓的清晰就非人力所及,这只有神能做到。
10 雷天籁老师发言
雷天籁老师则表示,问老师对老学诠释史所做的梳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向问老师请教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方一神论背景下的圣经诠释学和当前国内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比较问题;二是“老子学”诠释之树如果和其他的经典诠释之树相比较的话,它目前又处在什么位置?问老师回应道,和西方圣经诠释不同,中国经典的解释不存在神仙降临的问题;而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经典文本的解释权主要在信众的手中。
11 问老师回应问题
此外,还有来自本院及外院、外校的四位同学也向问老师请教了相关问题,问老师一一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最后,本次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12 我院学生提问
13 外校学生提问
撰稿人:刘瑞敏
摄影师:刘瑞敏
初 审:孙 楹 刘体胜
终 审:詹莹莹